在艺术创作中,欧美讲究塑形,善于直观地表现具象的人与物;而亚洲着重写意,喜欢借情景渲染意境和心境。
艺术无疆界。从古而今,东西方的人们一直在关注对方的艺术风格和手法,揣摩、理解、发挥,直至一步步融合。这样的过程即使在钟表这个传统领域中也不例外。
20 世纪初,瑞士钟表历史学者阿尔弗雷德·查皮斯(Alfred Chapuis)完成了影响深远的著作《中国表》(La Montre Chinoise)一书,不仅给流行了数百年、专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做的钟表赋予了较为清晰的定义,也首次将东西方在钟表艺术上的偏好详尽地描述成文。可惜的是我们自己的钟表工业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才蹒跚起步,远远落后于日本同行,使得出自东瀛的产品捷足先登成为钟表业东方风格的代表。
至少在确立以及传播东方风格上,日本钟表业参与者功不可没。远的不说,就拿最近几年火遍全球表坛的 Grand Seiko 冠蓝狮为例,在强调自产机芯、独家技术、优秀性能的同时,其最大的卖点就是令西方同行、消费者都耳目一新的东方风格的盘面。
在五年前的一次新品发布中,我第一次见到被称为“雪花”的冠蓝狮表盘。那是一块气韵雅致、寓意深远的表盘。这块远眺银装素裹、近观晶莹似雪、横看平整如镜、侧望刻凿分明的表盘名为“信州の雪”。它的制造工序耗时且费神:先由工匠在黄铜基板上人手压铸不规则纹路,经切削成型后电镀一层薄银,再均匀涂抹上防氧化的透明清漆,静待其风干并细细打磨至平滑剔透,最后才是印刷文字和镶嵌时标。
仔细观察下,该表盘所带来的视觉观感不同于以往所见任一种表盘工艺,其色泽白中透银、晶莹而不失温润,于平滑表面下呈现粗粝质感,宛如大雪初临后人迹罕至的山林旷野,真可谓名副其实。据说其创制灵感源自工坊内远眺日本第三高峰穗高连峰(与表厂共处长野县内,后者古称信州)峰顶皑皑积雪的景象。
“雪花”盘打动了很多钟表行家,我自己也是当年就买下了这款新表。这款“雪花”盘不仅成为冠蓝狮的独特标志,也被西方同行誉为具有东方神韵的盘面技艺。冠蓝狮在此基础上推出了更受追捧的蓝色“雪花”盘,并将更多抽象的、写意的东方美学细节移植到冠蓝狮的表盘上。
随后,冠蓝狮将盘面设计视为重中之重,很快带来以更加细腻且惟妙妙惟肖的形式诠释的白桦树题材,借此呼应位于信州表厂四周的白桦林。新的面盘采用了白桦树木表皮的纵裂纹理作为设计,呈现木纹质地精细的微小差异,如实地将大自然的美景还原于表盘上。
冠蓝狮将含蓄内敛的东方面孔视为核心美学因素,在赢得西方的认可的同时,也迅速推广到中国:2020 年和 2021 年,冠蓝狮将日本江户时代兴起的独特民族艺术“日本风俗画”即浮世绘引入中国限量款的表盘上,引发玩家争相订购,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渠道,一露面就迅速售罄。后来在二级市场上,这几款腕表都超出了发行公价,使得冠蓝狮在东西方玩家市场站稳了脚跟。
源自中国文明的日本文化能在钟表业获得认同,甚至被视为东方文化的代表,应该对中国本土钟表业有所触动,毕竟,什么是纯正的东方风格,还是我们说了算。